礦物間的界面是有層次的分形結構
礦物解離研究所指界面,通常是就后一類界面而言,因為礦石破碎時產生的礦物單體,均來自于后一類界面包圍中的礦物顆粒(單體或集合體)。天然產出礦石中的礦物顆粒界面,形態(tài)復雜多變,表面粗糙不平,既不平滑也不具有特征長度。
球磨機對這一影響礦物解離的幾何因素,由于難以量化,故而在以往的研究中,或者略而不計(自高登以來的所有解離模型研究中,均設定礦粒形體為某種簡單的幾何體,冶金回轉窯或可用微分幾何處理的光滑顆粒),或者用文字作概念化的定描繪。王雅蓉( )基于分形幾何學原理,采用圖像分析儀對天然礦物形體的相關尺寸進行了測量,結果發(fā)現(xiàn)礦物界面具有統(tǒng)計意義上的自相似,屬于分數(shù)維構造。
圓錐破碎機界面的復雜程度可用其分數(shù)維維數(shù)(分維數(shù))值標定。而其他質相同,但界面情況各異的不同礦物,受外力粉碎時,它們的各自解離度明顯地與其界面維數(shù)“負相關”。礦物間的界面具有有限層次的分形結構,其界面維數(shù)可以有效地反映界面的不規(guī)則程度,維數(shù)值愈大,界面愈是趨于復雜。